济南打造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泉水叮咚”融入“黄河大合唱”
2020-10-26 12:23:00 点击:

“ 大河浩荡,波涛汹涌。母亲河奔腾万里流至济南,自西向东流经9个区县,绵延180余公里,占山东黄河河道总长近三分之一。对这个逐水而生、枕水 ”

济南市黄河 “泉水叮咚”融入“黄河大合唱”

大河浩荡,波涛汹涌。母亲河奔腾万里流至济南,自西向东流经9个区县,绵延180余公里,占山东黄河河道总长近三分之一。

对这个逐水而生、枕水而居的泉水之城而言,黄河一直有着特殊的意义。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行战略谋划、作出重大部署,并明确提出“郑州、西安、济南等中心城市和中原等城市群加快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济南因黄河被托举到国家大局、区域布局、生态全局的结合点上。

济南市黄河 “泉水叮咚”融入“黄河大合唱”

济南虽有“泉城”之称,但却是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90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先天缺水”的困境,让这里很早就将视野放到了黄河身上。上世纪90年代,济南开始建设黄河水厂。1999年,黄河北面的鹊山附近挖建了一座库容量4600万立方米的水库,一年之后该水库正式向黄河二水厂供水;同一年,库容量为4850万立方米的玉清湖水库也建成了,次年与之配套的玉清水厂开始向市区供水。如今,黄河已经成为济南供水的主力军。鹊山水库负责人门雪峰告诉记者采访团,“现在两个水库加一块,每天调引黄河水约在80万立方米左右,80%济南人喝的水,都是这两个‘水碗’从黄河里舀过去的。”这些引黄工程的实施,不仅解决了泉城人民的喝水问题,也给济南的保泉工作提供了水源支撑。自1972年黄河首次出现断流后一直到2003年,趵突泉每年都会出现季节性停喷。30余年间,趵突泉共断流过26次,最长断流期长达2年半之久。直到上世纪90年代,黄河水“入济”彻底改变了济南市用水结构,增加了水资源量、提高了资源保障率,加上有力的“限采”措施,“静止”548天的趵突泉再次活跃了起来。

如今,趵突泉已经迎来了复涌以来的第17个“周年庆”,打破了连续喷涌的最长时间纪录。其与全城1000多处跳珠溅玉的天然泉水,共同成就了“泉城”这张享誉中外的名片。

20多年来,黄河在济南的地位已经无可撼动。现在一提起黄河,济南人的印象都十分亲切。拧开水龙头流出的便是净化之后的黄河水,饭桌上时常飘着黄河大米的香气,节假日约上家人好友到黄河边散心游玩。“春看百花争、夏观长河涌、秋赏银杏黄、冬品雪松青”,成为多年来泉城人民的日常。济南黄河河务局工程管理处副处长李国告诉采访团,黄河两岸栽种林木已经接近500万株,如今还在持续提升中。仅仅是今年一年,他们已经先后完成了堤防绿化提升改造和生态风貌带城区段建设两项任务。采访团采访时,恰值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的核心区天桥泺口河段提升完成。漫步在这个免费开放了十几年的景区中,眺望远方,鹊山、华山与母亲河相依相偎,举目近处,河滩湿地的水鸟在河面上翩翩起舞,岸边有苍翠茂盛的绿树,树下有跳绳、溜冰、练琴、散步的游人。一派闲适自在的氛围,时光仿佛都慢了下来。在毛泽东主席叮嘱“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44号坝,有记者指着树上的条幅笑言,看看周围这些市民放松的表情,就知道对于济南人而言,黄河是“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确实如此,天桥黄河河务局工作人员郝国柱告诉记者们,过去人们总恐惧黄河来水泛滥成灾,如今随着济南黄河防洪工程体系不断完善,汹涌澎湃的黄河水已经成为泉城一景。每当黄河上游泄水排沙的“人造洪峰”过境时,很多市民会专程过来这里欣赏黄河水奔腾的壮观场面。这份安心,源自38年未遇大洪水、73年伏秋大汛没有决口的稳固堤防,也因为济南段河床不断下切的数据。就在百里黄河风景区门口,有座黄河干流上最早的水文站——泺口水文站。这里记录着100多年来黄河济南段最全面、最完整的数据。水文站副站长王向明告诉采访团,从2002年小浪底建成每年调水调沙后,泺口河段下切最多处已经达到7米左右,每年最大含沙量也较1973年的峰值降低了88%。或许正是因为河床下切暂歇悬河之忧、坚实大坝无惧洪水之扰,黄河才真正成为了济南人心中可亲的母亲河。

Tigs: 济南黄河 / 济南大合唱 / 济南黄河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