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践行“两山论” 三年污染防治攻坚的“济南战法”
2020-12-05 10:16:00 点击:

“ 如果您喜欢济南,请您冬天来。初冬的济南,层林尽染。无人机从南一路向北飞阅:凤凰湖、红叶谷、华山湿地公园、小清河生态景观带、黄河千亩 ”

深入践行“两山论” 三年污染防治攻坚的“济南战法”

如果您喜欢济南,请您冬天来。

初冬的济南,层林尽染。无人机从南一路向北飞“阅”:凤凰湖、红叶谷、华山湿地公园、小清河生态景观带、黄河千亩银杏林,如同打翻了调色盘,色彩绽放到了极致。蓝天白云下,三五成群的人儿,徜徉在山水间,享受惬意时光。

如果您想投资,请到济南来。

湛蓝的天空下,济南1万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大干快干的建设场面热火朝天:1600余个工地塔吊轰鸣,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264个市级重点项目冲破疫情的藩篱陆续开工;莱芜区,定位整车整机及氢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不久前迎来了全球知名叉车生产企业凯傲叉车济南工厂开工,山东投资额最大的单体项目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落地首个外资项目;位于高新区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引擎性项目德国福士汽车生产及研发中心项目于今年7月投产;视野向北,位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绿色建设产业集聚区,中交一公局集团山东·济南中交智慧绿建中心项目已完成签约,正在积极洽谈推进江森自控、三菱重工空调等世界500强项目。

在济南,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实现了有机融合,生态红利正在高效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以今年前10个月为例,济南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同比增加43天。反观济南的经济发展,在全球疫情蔓延和经济疲软的形势下,前三季度,济南市生产总值达到7248.4亿元,同比增长3.1%,270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工264个,开工率97.8%,完成投资2479.8亿元,投资完成率82.5%,进度快于去年同期4.9个百分点。

在济南,人与自然得到和谐共生。2019国际花园城市竞赛中,济南不负众望,从全球100多个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荣获最高奖项金奖,同时获得环境保护与绿色经济唯一单项奖。

三年来,济南蹚出一条绿色宜居之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济南不仅落地生根,而且开花结果。

统筹全局 协同推进环保战

顶层推进,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格局

三年来,济南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高位推动,积极创新生态文明参与机制。

以今年为例,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部署了8大类129项大气污染治理重点任务,定期调度、加快推进;市委书记、市长召开一系列会议部署任务、督导落实——

6月3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立成主持召开了济南市生态环境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专门研究此项问题;6月15日,主持召开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专题会议,再次安排部署重点任务;

6月23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述涛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进行督导检查;

7月9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大会,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与16个区县(功能区)、13个承担重点任务的市直部门签订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重点任务落实;

7月15日、9月8日、9月21日和10月23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述涛主持召开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专题调度会,调度重点任务进展情况,对进展缓慢的重点任务督促加快推进;11月2日,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针对扬尘污染问题,研究部署防治工作。

三年来,济南形成了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战时机制。市生态环境局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各区县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各级主要负责人作为本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亲自抓、亲自管,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主动抓、务实抓,分管领导站在一线抓。

11月29日,市生态环境局和市气象台联合预报,11月29日至12月2日,气象条件比较稳定,空气中污染物扩散条件差。当晚8时,市生态环境局委员会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立刻进入战时状态,全力应对重污染天气。

市生态环境局发挥污染防治总牵头作用,全系统全员动员合力攻坚,坚守减排一线。副局长钱毅新带领大气处、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对章丘区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企业减排落实情况进行现场督导,对挥发性有机物重点排放企业进行检查。三天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和网格员1088人,检查、巡查企业1509家次,检查工地1386家次;

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加大建筑工地巡查力度,共出动执法人员252人,执法车辆48辆,检查工地177处,严查违规渣土工地及渣土运输车辆,全市出动机扫车260辆984车次,作业里程9024公里,高压清洗清扫车249辆788车次,作业里程8199公里。

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对全市房屋建筑工程进行全面督察巡查,出动159组,共计533人次,检查项目462个;

全市城乡交通运输部门加强所管辖区内公路保洁工作,出动保洁车辆22辆,保洁里程998.79公里,出动人员170人次,检查工地89个;

市城乡水务局出动89人次,检查、巡查工地46个,严格落实扬尘防治措施,对现场所有的裸露地面进行覆盖,施工现场定时洒水降尘,保持道路清洁;

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强化绿化工程工地扬尘和道路扬尘监督管理,加大洒水降尘频次,减少物料堆场装卸量,出动人员90人次,检查绿化工程扬尘污染防治工地43个;

交警支队在全市进城区设置30个执勤检查点,出动警力543人次,查处重型柴油车违法2起,大货车违法523起。

面对来势汹汹的重污染天气,全市上下不等不靠,攥指成拳积极应战。

天气晴好的夜晚,你会看到济南另外一副景象。济南各区县的工地、混凝土公司、建材公司、加油站等处,活跃着一群群身影。他们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各区县分局执法人员、监测人员以及交警、城管、住建等部门,正在进行联合突击夜查。

今年,为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济南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治理行动、执法百日大练兵、全市入河湖排污口排查监测、全市扬尘污染综合整治行动、生态环境执法大气攻坚冬季严查行动……

三年来,济南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格局,全市上下牢固树立起“抓环保就是抓发展,抓环保就是抓民生”的绿色政绩观。

9月21日-27日,济南市启动2020年“公交优先、绿色出行”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广大市民“今天不开车,我为改善空气质量贡献一份力。”

济南不断强化公众参与,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增强全民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工作,推广绿色出行。截至2019年,累计创建30所国际生态学校,3所国家级绿色学校,133所省级绿色学校,591所市级绿色学校;验收并通过2个国家级绿色社区,55个省级绿色社区,197个市级绿色社区;创建2个国家级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10个省级环境教育基地,35个市级环境教育基地;评选济南市环保小卫士1045名,绿色家庭1121家。济南的绿色创建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技术领先 夺取防治先行权

首创全国全省多项治污举措,实干智干苦干,提升战斗力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是泉城济南的生态名片,也是1000万市民的环境期待。

为不断满足泉城百姓对天蓝水清地绿的向往,提升泉城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全市各级各部门不舍昼夜、聚力攻坚,一项一项举措抓落实,一个一个问题促整改,目标只有一个,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拼出蓝天白云、拼出繁星闪烁、拼出碧水长流。

济南人治污的“拼”劲不是一味蛮干,也不是搞“人海战术”。三年来,在济南治污攻坚战的战场上,处处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时时闪耀着科技的光芒。

“叮铃,您有一条微站报警请及时排查反馈。”12月2日,槐荫区兴福街道办事处网格员艾民的手机上接收到一条智能报警短信。他立刻前往报警微站进行排查,并将排查结果在“济南环境监管APP”上进行反馈。目前,济南市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利用智能报警功能,创新性地将污染源与网格员逐一关联。对全市1600余个工地、339家废气企业、国/省/市控标准站点、1700个固定微站的小时超标数据进行排查、反馈、监管,已经成为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工作人员的日常。

在治污的道路上,济南善于应用科技手段,很多举措都是全省首创甚至是全国首创——

在国内首创出租车走航大气监测系统,让治霾多了300双流动的“眼睛”,已在全国30余个城市推广;

全国首创应用工业企业用电量监控系统;

建立全国首个省会城市生态环境部卫星遥感应用基地;

全省率先实现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控系统业务化运行;

全省率先开展持证排污单位主要排放口二维码信息化管理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各部门通力合作,利用科技手段,排查重点区域潜在的污染因素,精准分析污染源和污染成因,提高污染源‘靶向治理’水平,确保蓝天成常态。”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侯翠荣认为,科技治污的意义一是提高监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监管覆盖面,二是利用现代科技让污染行为无所遁形,倒逼企业严格落实治污主体责任、自觉依法治污,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分区域、分行业、分污染源精准施策,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大势所趋。守护泉城蓝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坚持不懈的韧劲。三年来,全市生态环境部门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大对各类环境问题的全过程监控和各类污染物的精细化管理,环境治理措施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稳步提升。

Tigs: 济南战法 / 济南污染 / 济南两山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