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机制守护蓝天碧水净土 解锁济南历城“绿色密码”
2020-11-17 09:30:16 点击:

“ 深入推进环境领域改革攻坚,济南市历城生态环保铁军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创新环境监管、土壤污染防治、污染源普查、 ”

深入推进环境领域改革攻坚,济南市历城生态环保铁军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创新“环境监管、土壤污染防治、污染源普查、环保执法评审”四项机制,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先进集体”,且看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历城分局的“四大创新”。

四项机制守护蓝天碧水净土 解锁济南历城“绿色密码”

创新环境监管机制:智慧网格助力精准监管把污染“制服”在网格

今年下半年以来首次重污染天气席卷山东内陆地区,11月13日18时济南发布今年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11月14日8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截至16日下午新时报记者发稿时,预警尚未解除。

李银的周末随着“橙警”拉响而变得紧张起来。14日8时,伴随着Ⅱ级应急响应启动,李银穿上制服,骑上电动车,开始“搜寻”污染源。今年29岁的李银是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历城分局(以下简称历城分局)郭店街道专职网格员。2017年,历城分局率先建立起全市第一支专职网格化环境监管队伍,为网格员配备执法终端、交通巡查工具、统一的服装和标志牌,专门从事一线网格化监管巡查工作。

“我们日常工作是巡查片区工地、企业等是否存在污染问题,如果有违规排污,就要第一时间进行制止。”李银说,如果某一区域污染物浓度升高,“网格”也会发出警报,这时网格员需及时进行处理。比如过去秋冬季有企业焚烧树叶,便触发了报警机制,网格员赶赴现场及时制止,近两年片区焚烧垃圾、树叶的情况明显减少了。

四项机制守护蓝天碧水净土 解锁济南历城“绿色密码”

像李银一样,历城分局共有70名网格化专职工作人员,深入14个街道办事处三级监管中心,担当起“网格”环境监管的责任。同时,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切实强素质、提能力、塑形象,实现了网格员队伍由兼职向专职、专职向专业的转变。

同时,历城分局着力创新打造数字化智慧监管平台。将污染源在线监测、视频监控平台、机动车尾气监控平台和网格化监管4个平台进行整合,建成历城区网格化环境监管综合信息平台。平台由专业技术公司提供24小时服务支持,自建成以来实现对重点排污企业污染源信息填报完成率及监测数据发布率双100%。

完善责任、管理、处置、激励“四位一体”运行机制。历城分局将辖区900多个污染源监管对象以及9个河流断面等环境敏感点与专职网格员一一对应,实现一对一责任监管。按照“区域互查、单独上报、按件奖励”的原则,自2018年起每年落实30万元大气改善补偿资金,全面推行“网格化环境监管激励机制”。对专职网格员实行量化排名、末位淘汰,对在完成基本工作任务基础上积极上报污染线索的,给予50元至1万元不等的奖励。2018年至今,上报环境问题有效线索16582条,整改率达100%,落实奖励资金57万元,切实提高了污染源管控力度和网格员工作积极性。

健全企业污染源档案。对排污企业所有环保资料进行集中管理,实施一个污染源建立一套档案。目前已完成辖区内300余家工业企业的“一源一档”的制作,为实现对企业的精准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通过“一支队伍、一个平台、一套机制、一套档案”,历城分局创新环境监管机制,实现“责任监管、智慧监管、精准监管”。专职网格员队伍建设工作在国务院办公厅政务信息推广,登上了《人民日报》《中国环境报》。创新土壤污染防治机制:率先给土壤“做体检”严格用地准入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离不开干净的土壤,这是保障农产品质量、人居环境安全的根本。今年,历城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成绩突出,承接生态环保部现场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进行了现场观摩;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主持召开的执法检查座谈会,作为全省唯一县区作交流发言,进行报道。

下大力气“治土”,历城分局创新督察报告制度、监测模式、执法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健全“企业主体、部门监管、多元联动”土壤污染防治管理机制。率先在全市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地块现场核查和评审工作。截至2020年10月24日,共核查78个地块。

创新督查报告和执法监督检查机制。成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研究制定《济南市历城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组织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培训;实行专题报告制度,分别向区委常委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以及区“两会”专题报告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强化督导检查,邀请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调研企业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和视察土壤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贯彻情况。将7家重点土壤污染监管企业纳入“双随机”环境监管名单,对土壤污染企业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并向公安机关进行移交。

创新监测模式,强化源头预防。先行对重点行业企业进行监督性监测,督促辖区内7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与区政府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监督企业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每年自行监测土壤和地下水并公开信息。对涉及拆除设施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在拆除前督促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在生态环境、工信部门备案后组织实施。率先开展监督性监测,加强企业固废、危废管理,开展涉重金属行业企业的排查整治和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检测,经验做法被市级推广。

加强部门联动,严格用地准入。统筹协调工信、住建等职能部门,对重点行业企业关闭搬迁后的地块加强管控,不调查或调查不达标的,一律不得进入土地开发利用程序。2017年7月1日以来,重点行业企业关闭搬迁企业29家,房屋征收部门摸排拟收储和已收储重点行业企业关闭搬迁地块9块。强化污染地块的管控与修复,建立10个疑似污染地块清单,编制风险管控方案,督促土地使用权人、土壤污染责任人履行场地调查、风险评估、治理修复、效果评估等职责。

创新污染源普查工作机制:摸清污染源底数实现“一企一档”信息管理

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移动源……谁在污染环境?面对“来路复杂”的污染源,要先摸清底数,治理污染才能“对症下药”。2017年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全面开启,历时三年,这项工作基本收官。

在这场和污染源的“大作战”中,市生态环境局历城分局污染源普查工作被国务院第二次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全国污染源普查表现突出集体,该单位一名同志被评为全国污染源普查表现突出个人。

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中,历城分局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对普查全过程实行严格质量控制。普查员、指导员实行责任分工把关制度,分级分段完成普查数据信息录入,通过计算机审核消除转录错误,采用业务骨干交叉复审方式,对数据信息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核,切实提高数据填报、录入的质量。

创新购买服务,加强数据核查评估。建立第三方评估制度和方案,采用抽样复核质控的核查方式,分源随机抽样,查找、分析存在的问题,形成质量核查报告,逐条跟踪解决。

同时,建章立制,实现污染源“一企一档”信息管理。建立健全档案归档管理制度,及时将佐证资料和电子文件进行归档,做到“一企一档”,分源、分街道存储。

创新环保执法评审机制:开出济南首张轻微环境违法“免罚单”

今年3月上旬,历城分局环境执法人员在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检查时,发现山东普利思饮用水股份有限公司危险废物贮存间的废试剂桶未按规定张贴识别标志,违反了固废法,责令企业立即整改,并下达行政处罚告知书,决定对企业作出罚款两万元的处罚。

鉴于该公司不规范贮存危险废物的数量小于0.1吨,能立即整改且未污染环境。按照《山东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减轻和免除行政处罚的实施意见(试行)》等文件中“对轻微环境违法行为可免除行政处罚”的规定,历城分局同意山东普利思饮用水股份有限公司提交的关于免除行政处罚的申请。

这是济南开出的首张轻微环境违法“免罚单”。同时历城分局主动提供帮扶指导,降低企业的经济负担和运行成本,做到监管服务两不误。

同时,历城分局创新建立三级案审机制。在工作中建立三级案审机制,即:一级案审由主办人员把“三关”,提高准确性;二级案审由案审办公室把“三关”,提高合法性;三级案审由案审委会议审理,提高公平性。通过三级案审机制实现分级把关、逐级审理,行政处罚案件(案卷)质量明显提高。

Tigs: 济南经济发展 / 济南天桥区 / 济南天桥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