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街超首届女足公开赛举行。(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9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涛)随着苏超爆火,深圳市街道足球超级... ”
深圳街超首届女足公开赛举行。(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9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涛)随着苏超爆火,深圳市街道足球超级联赛(以下简称“深圳街超”)也频频出圈。近日,“深圳街超”的一条普通视频又火了,短短数小时,转发量过千。深圳街超2023年5月在坪山区首创,两年来,这一根植于基层的足球赛事创新不断。街超将足球竞技与市民表演、科技体验、文旅消费和民意收集相融合,探索出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从U7到60+全年龄段 街超成社会联结纽带
如何带动更多的市民参与体育运动,面对多元社区结构与基层治理难题又该如何突破,深圳需要创新社会联结纽带。足球比赛正是这样一条纽带,深圳街超更是如此。
2023年首届赛事以“创新坪山杯”为起点,12支街道球队参赛,线上观看量突破600万人次。2024年,规模扩展至32支球队,全市街道参与率达43%,包括16名外籍球员参赛。
2025年,街超构建起“超街坊”“超鹏友”“超未来”三大体系,覆盖从U7青少年赛事到60+元老赛的全年龄段,赛事贯穿全年,单场赛事最高浏览量超500万次。67岁的企业家肖理作为最年长参赛者,成为“老有所为”的社区典范。
深圳街超俱乐部、深圳街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深圳街超实业有限公司相继成立。三家公司分别聘请足球名宿李健华、袁琳、黄南夫担任总经理。为了推广街超,袁琳每个星期都会踢一两场球,他说,希望通过街超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促进社区之间和街道之间的联系。
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 街超背后是一连串创新
深圳街超不仅带来一场场精彩的比赛,也成为一种独特的“黏合剂”,在推进社区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街超将足球场变成了市民展示自我的大舞台。在正赛开赛前和比赛间隙,“街超大舞台”会定期上演,除了麒麟舞、英歌舞等非遗表演,还吸引超2000人次市民在“街超大舞台”展示自我。快递员宋小松赛场献唱《海阔天空》的视频获得百万转发,衍生出“街超网红”现象。
深圳街超还成为基层治理的试验田。今年初,深圳街超街道工商联(商会)足球邀请赛圆满落幕,精彩赛事伴随着欢乐的聚会,增进了大家对街道和社区的归属感。街超还在推动建立街道党工委、足协、企业三方协同机制,开发“街超智慧平台”,集成赛事报名、场地预约、民意收集等功能,结合民生微实事办理,创新基层治理。
深圳街超助力“百千万工程”,产生显著社会效益。累计开展52场公益巡回赛,遍布广东、江西、贵州等44个镇村。街超公益开展训练器材捐赠、教练培训、直播带货等活动,累计助力农产品销售超1000余万元,捐赠足球装备超百万元,培训足球青少年超1000人次。
深圳街超也成为了科技产品展示的舞台。全新LED显示大屏、大疆无人机直播、5G+VR观赛等技术在赛场运用,未来还将强化科技赋能。
引发全国关注 赢得各方高度评价
深圳街超引发全国关注。韩乔生、容志行、郜林、彭伟国等大咖来到现场,助力街超。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上百家媒体,对赛事进行了广泛报道。街超写入2025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并获评深圳市“十大特色体育赛事”,中国足协副主席许基仁评价深圳街超为“草根足球理念的鲜活实践”。
目前,第三届深圳街超正在紧张筹备当中,今年的比赛规模将再创新高。赛事承办方负责人称,希望全市每个街道都能参赛,让更多人走上球场、融入社区、感受城市温度。
业内人士称,深圳街超不仅成为全民参与的足球赛事,还构建起街道、企业、市民多元共治的社会生态,为超大城市基层治理带来了有益思考。
Ti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