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我是人口普查员,现在在进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今天上门就是普查一下你家的人口信息……这是人口普查员近段时间不断重复的话语。 ”
“你好,我是人口普查员,现在在进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今天上门就是普查一下你家的人口信息……”这是人口普查员近段时间不断重复的话语。2020年11月1日零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进入正式上门登记阶段。人口普查员近段时间每天走街串巷,上门入户,沟通询问,详细登记各类信息。普查员工作繁琐辛苦,其中也有很多暖心的故事,就让我们跟着他们去看看——
甸南社区吴红从“五人普”到“七人普”“老兵”为国再出征
她经验老到,是连续参加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老兵”;她是普查员的“主心骨”,帮助大家化解难题。她,就是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甸南社区副主任吴红。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来临之际,她又一次领衔出征。
2000年,我国进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吴红被选为人口普查指导员。“五人普”时,需要人工标绘建筑物,她在小巷蹲守数日。“当时‘五人普’还是人工绘图,调查范围内的住宅小区建筑物变化全部要用人工标绘。”吴红告诉笔者,数据采集方式也以纸质普查表为主。
吴红还记得,“五人普”首次采用光电录入,但由于技术限制,常常出现扫描数据出错的情况。“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为了更改错误,我在居民楼下蹲守了好几天。”
“六人普”时全面普及光电录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光电录入已全面普及,电脑绘图也取代了耗时费力的人工绘图。在这次人口普查工作中,吴红体会到了科技进步带来的好处,新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七人普’通过移动终端录入,新增公民身份证号码。”吴红介绍,今年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手段和采集内容都有新变化。今年的“七人普”开始后,吴红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既当教员,又当指导员;既要明确自己的普查区域及任务,又要普查期间的上传下达,组织协调;既要科学制订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又要按照时间节点带领普查员高质量完成人口普查各阶段任务。对一些特殊情况,她特别“上心”,尤其在入户摸底时,认真进行排查。
在搞好自己责任区域普查的同时,吴红还积极帮助普查员采取设点、扫楼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她的带动下,采取上门登记或自主申报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
在普查员的培训课上,吴红说:“我虽然即将退休,但只要国家需要,我还愿意为国再出征!”话音未落,学习室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康成花园社区王厚增
一家三口齐上阵 一个月完成八十八户普查
早上8点多,王厚增便走出家门进行普查登记。今年62岁的王厚增,是天桥区宝华街道康成花园社区的居民,同时也是一名人口普查员。红色的马甲和工作证,便是他的“装备”。“老师,您好。我是街道的人口普查员,请开下门。”这样的话,他每天不知道要说多少遍。
王厚增所负责的单元,一共22层,有88户居民。为了尽快完成人口普查的信息采集工作,他从早上8点多忙到晚上10点多。每人采集10多项信息,平均15分钟采集完一户信息。看似繁忙,一天其实最多也就能完成10多户居民的信息采集工作。“这里住的大部分都是铁路职工,平时三班倒,有的还要跑长途,三四天都不回家。”他说,有时候他们下了夜班,白天在家睡觉休息,敲门可能听不到,就算听到了,也很不耐烦。“没办法,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敲门。”
作为一名有着25年党龄的老党员,王厚增对公益事业充满热情。不仅如此,他的爱人也奋战在人口普查的“前线”,甚至连儿子也会帮着他们进行人口普查工作,可谓全家上阵。一家三口都是党员,茶余饭后,他们经常交流人口普查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大部分居民都很支持我们的工作。遇到不理解的,我们就耐心解释,最后也都完成了信息采集”。如今,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王厚增顺利完成了全部88户的人口普查信息采集工作。像王厚增这样的人口普查员,在康成花园社区有37名。他们日夜奔波,负责着3000多住户共1.1万多人的人口普查工作。“大国点名,没你不行。”众多人口普查员在社区一线忙碌着……
山大路街道
大学生志愿者 青春闪耀“七人普”
最近每到周末,历城区山大路街道办事处山大社区的党群活动室、阅览室、妇儿之家……每一处都能看到众多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来回奔忙,认真记录每一项数据,他们就是来自山东大学团委“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的青年志愿者。
“人口普查工作开始以后,我们社区面临工作量大、时间紧、人员不足的实际困难,志愿者的到来,可帮了我们社区的大忙。”山大路街道山大社区党总支书记毛爱红一见到记者,就不停地夸赞,“山大的学生一大早就来到我们社区,一直忙到晚上,有的同学甚至吃饭的时候都放不下手里的工作,我们真的非常感动。”
每到周末,山东大学团委就会组织6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到社区,帮助社区采集人口信息,有条不紊地核实数据并进行登记。作为兼职普查员,志愿者分工合作,发挥年轻化优势,明确工作任务,全力以赴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有力协助了社区的人口普查工作顺利进行。迄今为止,已经帮助社区摸底登记户数5000余户,登记人口1.7万余人。在志愿者的大力支援下,山大路街道人口普查工作稳步有序向前迈进。
长期以来,山大路街道在全面和山东大学各党群组织、各学院搞好互联互动、共驻共建的同时,街道及各个社区也向山大学子提供了众多社会实践岗位和志愿服务岗位,为大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增长见识、锻炼才干、服务社会提供了多种途径。在志愿服务中,大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志愿者精神,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交通安全宣传有他们的身影、维护社区卫生环境有他们的身影、为社区老人授课解惑有他们的身影……一句句暖心的话语在社区响起,一件件鲜红的志愿者马甲在社区各个角落攒动,一个个充满青春与朝气的身影在社区不停忙碌,这已经成为山大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创建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济北街道“七人普”业务负责人闫红
一天一百多个电话 手机始终在充电
“如果建筑物与人员信息不符,请立即删除重新输入。人口普查必须做到人员信息与建筑物百分之百匹配,来不得半点儿马虎。”在济阳区济北街道人口普查办公室见到闫红时,她正在电话指导普查员处理建筑物信息输错的问题。一头齐耳短发,短促的话语、坚决的语气,很明显这是一个作风干练、工作认真的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开展以来,一直从事数据统计的闫红被任命为业务负责人,承担着上传下达、政策解释、数据统计及业务指导等任务,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到9点多,甚至11点以后。
自从10月11日入户摸底以来,闫红的手机从早到晚几乎没有停歇,每天平均接100多个电话。为防止手机没电,她就将手机一直插着充电器充电。由于每天接电话太多,她的耳膜震得难受,甚至出现耳鸣,后来干脆把手机设成免提模式。
由于经常加班加点,闫红只能早上给两个孩子做做早饭、梳梳辫子,中午和晚上一忙起来一点儿也顾不上,照顾孩子的任务都落在了爱人和家中老人的身上。
10月17日早上,她在家中忽然晕倒,爱人赶忙把她送到医院。经过检查,她的血糖、血压都低,导致稍微一活动就头晕。上午10点,因为部分数据需要汇总上报,闫红在医院输完液,感觉头晕症状有所缓解,就直接回到了单位。
一进办公室,两个同事几乎异口同声地问:“姐,你不是住院了吗?”“没啥大碍,就是血糖低,输上葡萄糖就好了。”她轻描淡写地回答。同事们都清楚,今年年初以来,闫红就一直负责疫情防控的数据统计工作,经常加班加点,几乎没有完整休过一个周末。
她用一副柔弱的肩膀挑起“大国点名”的重担,用满腔工作热情书写着对党的忠诚,用默默无闻的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本色。
趵突泉街道温情“七人普” 让人心头暖
从10月11日开始一直到现在,历下区趵突泉街道泺文路社区的普查员周末无休全员加班。在这种紧张时刻,居民的配合和理解会大大减轻人口普查工作的压力,其中的温情时刻让人心头一暖。
“我通过电视新闻,还有咱们社区的宣传,早就听说开始人口普查了,就盼着咱们社区的人来家里登记呢。”不等普查员将来意说清楚,93岁的赵云才便热情地将他们迎进门。赵云才和老伴一起生活,老两口在跟普查员交谈的过程中积极配合,思路清晰、表述也很清楚,不一会儿登记工作便顺利结束。
登记完相关信息后,普查员仔细询问两位老人的身体状况,最后还叮嘱老人:“这几天天气凉了,要注意保暖,有什么困难和我们说,我们一定竭尽所能帮您。”因为老人身边没有子女照顾,社区工作人员会经常来看望老人,帮忙拿报纸、扔垃圾。而这份关怀是相互的,在创城期间,老人将自己熬的绿豆汤、煮的咸菜给居委会送去。知道工作人员有腰伤、腿伤,老人还贴心地给他们带去膏药。“我们关系太好了,就和自己家里人一样。”泺文路社区党委书记景晶在谈到老人时,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历下区趵突泉街道泺文路社区有2700多户居民,共7000多人的信息需要挨家挨户确认,不能有一丝错误。人口普查的信息涉及很多细节,比如居民的主要生活来源、厨房使用情况,甚至涉及房租的多少,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借着此次人口普查的机会,泺文路社区网格员走访慰问辖区老人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一方面为社区开展老年人多元化、精准化、个性化服务奠定信息基础,提高社区爱老、敬老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也为老人送去关怀,让老人们从心底感到暖意。默契的配合让普查工作顺利完成的同时,也平添了很多温柔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