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载史 汲古泽今 —— 济南市博物馆创新发展的行与思
2020-11-12 10:44:07 点击:

“ 泉生济南,天下泉城。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泉城济南以其特有的文化底蕴秉承着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范——地上有七十二名泉享誉世界,地下有震惊 ”

泉生济南,天下泉城。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泉城济南以其特有的文化底蕴秉承着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范——地上有七十二名泉享誉世界,地下有震惊世界的文物发掘出土。

后李文化典型代表的西河遗址、小荆山遗址生活的先民们在此耕种、猎捕;从龙山文化走来的城子崖遗址,托起济南5000年的史前文明;出土于洛庄汉王陵的“鎏金铜当卢”,成为济南的典型文物代表……

物以载史 汲古泽今 —— 济南市博物馆创新发展的行与思

济水之南,历山之下。

她是大舜文化的根与脉,她是华不注山的古战场;她是齐鲁文化之邦,她有“二安”笔下的泉韵曲声和荡气回肠,也有赵孟頫描绘的“鹊华秋色”苍茫而又娟秀;她有“济南名士多”的实至名归,她也有100多年的开埠印迹,她更有曲山艺海的雅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博物馆就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保护者和宣传者。

济南市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12月,是山东省较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现馆址坐落于千佛山风景区西侧。近年来,在济南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市文化和旅游局的直接领导下,济南市博物馆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奋进、艰苦努力、开拓进取,在文物收藏研究、履行教育职能、弘扬民族精神、加强道德建设、丰富群众生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业绩和成果。

物以载史 汲古泽今 —— 济南市博物馆创新发展的行与思

丰富全社会的历史文化滋养,让文物“活起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济南市博物馆已成为展示济南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

不忘初心——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凝心聚力,科学发展

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坚定路线,发挥党组织作用,守牢意识形态阵地,以身作则,当好“领头羊”,才能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让全体业务干部树立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干事、放开手脚去工作。

2019年11月,博物馆党支部更名为中共济南市博物馆总支部委员会,自成立以来,不断加强党总支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高党总支建设质量。目前,党总支班子健全、领导班子分工明确、结构合理、履职尽责。按月制定落实党员学习计划;用好“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等学习平台,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论述;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积极开展“忆苦思甜党建史展览进乡村”等主题党日活动;规范工作记录,图文、影像资料规范管理,分类存档;做好收缴党费工作以及党员发展工作。2020年7月,济南市博物馆在职党支部被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命名为“过硬党支部”。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事件处置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制定《济南市博物馆意识形态应急处置预案》;定期摸排员工思想动态,对全体员工信教情况进行统计,在职党员和离退休党员100%签下了不信仰宗教承诺书;层层签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每半年召开一次意识形态专题会议,总结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并形成报告。

市博物馆网站、微博、微信坚决做到思想积极向上、内容可管可控,未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情况良好,为加强济南市民思想道德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物以载史 汲古泽今 —— 济南市博物馆创新发展的行与思

“夜游博物馆——穿越千年点亮泉城之夜”

在馆党总支引领下,各个部室立足自身岗位,创建党建+业务“微品牌”,选出党员带头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部室业务能手的传帮带作用;建立健全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体系,做到日常馆务分权制衡、运作独立、公开透明。

疫情防控中,馆党总支选派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同志下沉长清万福社区。先后有21名党员参与了下沉社区防疫工作,共开展志愿服务工作155人次;协助万福社区巡查全部10个网格防控点,发放、张贴宣传材料千余份;日均排查登记近千人次。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充分发挥了博物馆党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

赓续传统——

始终坚持“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博物馆天职

博物馆是展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窗口,是国家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她承担着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以及宣传人类文化和历史发展的重要使命,尤其是对济南及济南周边地区传世及考古发掘的珍贵文物,开展保护、利用和研究工作。

2011年,市博物馆与原市文物店整建制划归,极大地充实了馆藏藏品规模。这里收藏着后李时期西河遗址、小荆山遗址出土的釜;真实反映距今6000多年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原始农耕器具鹿角锄;我国最早立体反映汉代百戏演出整体场景的西汉彩绘乐舞杂技陶俑;唐玄宗时期宫廷御用、皇室成员及皇亲国戚专用之金银平脱镜;还有元末农民战争的历史见证红巾军管军总管府铜印。截至目前,藏品收藏总量达到20余万件,其中一级文物67件,二级文物364件、三级文物1584件……这些收藏在市博物馆里的国家一级文物,为历史展示及科学研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物资料。

济南市博物馆始终坚持“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文物工作方针,多措并举、精准发力、不断增强藏品管理的软、硬实力,提升藏品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水平,确保制度健全、鉴定准确、编目确切、建档及时、保管妥善、账目清晰、手续齐全。利用共享网络平台,采用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开发适合本馆实际的博物馆藏品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了馆藏文物的信息数字化管理。

近年来,本馆在全面摸查馆藏藏品保存状况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检测、分析、评估,对影响文物安全的不足和隐患进行了系统排查,在做好文物的日常养护工作的同时,积极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2019年,济南市博物馆顺利完成了426万元的预防性保护项目。2020年,有序推进115万元的馆藏金属器保护修复项目,逐步开展190件馆藏金属文物的本体修复工作。此外,济南市博物馆的书画修复项目已获立项,批复专项经费180万元。通过以上预防性保护、文物本体修复项目工作的开展,大大提升了博物馆的文物保护水平。

近年来,本馆在文物藏品、陈列展览、信息化、文创产业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上,均有了明显提高。为规范学术活动,济南市博物馆专门成立济南市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对馆内的学术研究进行指导和管理。先后出版了《济南市博物馆馆藏精品》藏品研究图录系列8册,在陈列展览研究上,出版了《济南市博物馆精品陈列选粹》、《外交史上第一人蔡公时》、《曲山艺海》等学术刊物。另有馆藏碑帖、杂项等图录正在刊印或撰稿中。

近三年,全馆获批厅局级以上课题5项,在省级以上(含)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9篇。此外,本馆创新合作新模式,推动共建共享,携手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社会力量完成相关工作,利用“外脑”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守正创新——

在深挖内涵的前提下,让藏品活化、藏品惠民

博物馆是人类文化的缩影,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博物馆及展陈的多样性。面对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博物馆必须走多元化、包容性发展的路子。如何吸引更多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受众走进博物馆,博物馆的未来发展应该何去何从?

济南市博物馆在为公众提供社会服务、履行文化职能的同时,努力发挥博物馆职能,开拓创新,让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第一是依托馆藏资源,打造精品展览。2019年—2020年,济南市博物馆先后成功举办了《重温红色记忆 见证光辉历程——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红色收藏展》、《画为心声——馆藏近现代名家书画精品展》、《一指定乾坤——馆藏扳指臻品展》、《天工开物 匠心独运——馆藏木雕珍品展》等各类展览,为济南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目前,济南市博物馆年均推出馆藏文物展、馆际交流展、青少年专题展、现当代艺术展、主题教育展等20余个展览。

第二是加强馆际交流,搭建文化交流桥梁。济南市博物馆注重加强馆际交流,相继推出《松鹤延年说颐园——馆藏松年书画展》、《竹韵——馆藏竹刻艺术展》等数个交流展,已在福建民俗博物馆、连云港市博物馆、烟台市博物馆、滨州市博物馆、历城区博物馆展出;同时,积极引进上海浦东南汇博物馆、烟台市博物馆、连云港市博物馆、莱芜博物馆等多个题材多样、制作精良的展览,满足市民不同层面的观展需求。

第三是坚持免费开放,打好公共服务根基。目前,济南市博物馆坚持全年免费开放310天以上,节假日不休。年均接待观众40余万人次,接待团体500余个,近几年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第四是帮扶区县共建共享,推动区域辐射效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及策展经验,每年积极组织济南地区各类博物馆的展览交流、论坛讲座、文化下乡、帮扶筹建村史馆等活动,为区县博物馆提供对口帮扶等一系列文化惠民实事。

第五是紧抓时间节点,开展社教活动。紧抓元旦、春节等传统佳节,将主题流动展览和公益讲堂送往学校、社区、军营、农村集市、敬老院、区县博物馆等处,年均开展活动近30次,受益群众15万余人次;紧密结合学雷锋月、“五三惨案”纪念日、国际博物馆日、“七一”、“八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及文化双拥工作,把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课堂搬到广大党员群众和部队官兵身边,打造品牌效应。

第六是科学建设团队,创新引导生产。积极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在展厅规范开展志愿者招募、培训、考核工作,着力打造济博志愿者服务团队及文博小使者团队,开展志愿及社教活动;积极创新形式,通过开展小小讲解员活动、清明云上祭奠录制活动、非遗技艺体验与制作等活动及开辟暑期学生社会实践绿色通道等活动内容,丰富志愿服务形式。因志愿服务工作深受市民好评,“济南市博物馆文化志愿服务队”被市文明办评为“济南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第七是特色社教活动,树立青年榜样。多年来,济南市博物馆致力于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工作,依托馆藏文物及特色设计开展多样化的青少年社教活动,活动内容涵盖博物馆游学、小讲解员培训、传统文化舞台剧、非遗体验、爱国主义教育等五大主题;2020年应疫情防控要求,济南市博物馆从增强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及疫情期间心理健康等方面多角度开展线上教育,共举办有连线武汉抗“疫”英雄”、青少年手抄报展播、援鄂英雄分享会等6场活动,引起了极高的社会关注度。

第八是精彩夜间活动,点亮泉城文化。2019年济南市博物馆在对国内博物馆夜间开放状况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了夜场活动、延时开放、夜间特展等一系列夜间文化活动,让夜间经济更显“文化深度”。2019年陆续推出“夜游博物馆”、“携手鸠宝,共庆新年”等夜间专题活动,吸引大批青少年及市民游客参与,现场还伴有非遗技艺表演及传统文化剧目演出,引发了市民游客的极高热情;积极打造“博物馆里的宝”夜间图片特展,展览开放至晚上8点,游客可在博物馆内感受泉城深厚的历史文化。

物以载史 汲古泽今 —— 济南市博物馆创新发展的行与思

社会各界踊跃响应捐赠。

第九是云端直播活动,研学不必远行。2020年,济南市博物馆积极拓展社会教育新形式,陆续推出“五三惨案”纪念日直播研学活动、“5·17全国助残日”特殊群体手工制作直播活动、“5·18国际博物馆日”策展人讲展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新农村文化建设结对帮扶——流动博物馆进乡村”直播等活动,打破了传统社教活动中受众群体、时空等因素限制,为更多的市民群众拓宽了研学之旅的新选择。2020年疫情期间,策划并陆续推出线上看展览、线上看展馆、文物背后的故事等系列活动,以供大家通过多种新媒体手段参观“云上博物馆”,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满足公众足不出户在线观展的需求。自2月初上线以来,仅微信、微博的访问量就达到60.7万余人次,市博物馆积极与媒体联系,系列报道也在人民网、《大众日报》、齐鲁壹点、新时报等媒体刊登。

智慧管理——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推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各行业互联网普及和应用,使文化传播结合高科技创造出崭新的领域。博物馆顺应科技潮流,摆脱传统的束缚,进行数字化革命,使得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进一步交叉融合,从博物馆功能和组织管理上实现再定位,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的需求

Tigs: 济南市博物馆 / 济南公园 / 济南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