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教育局:读博有“风险” 入行需谨慎?
2020-11-05 11:04:54 点击:

“  每当看到清退博士研究生的新闻,真的感到‘亚历山大’,现在一想还不如不读博……201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同年考上博士研究生, ”

 “每当看到清退博士研究生的新闻,真的感到‘亚历山大’,现在一想还不如不读博……”201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同年考上博士研究生,如果按正常的读博时间,李雪(化名)今年6月应该就毕业了,但可悲的是,因论文迟迟未能通过,她无奈之下“选择”了延期毕业一年。

济南教育局:读博有“风险” 入行需谨慎?

近日,“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对该校52名超期博士研究生发出学籍预警,有人早在2002年入学,读博期限最长或已到18年”一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读博压力大、延期毕业、甚至自杀……当一众信息接踵而来,不少人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读博有风险,入行需谨慎……

考试、论文、婚姻、前途

“或许我才是那个最焦虑的人”

回忆当时决定读博时的想法,李雪有些意味深长地说,从小父母对她的学习便十分上心,小学时要求是“三好学生”,初中时要有一个不错的学习成绩,高中时要努力考一所好大学。而在读研之后,父母又要求她考博,说是能为以后找一份好工作奠定基础。于是,在准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时,她便在父母的帮助下与现在的博导取得联系,并着手准备考试。

济南教育局:读博有“风险” 入行需谨慎?

李雪告诉记者,其实考博并不容易,申请考博的研究生需要拿出两到三篇的论文成果,这些论文都要发布在认可度高的核心期刊上,数量和质量要求都很高,很多硕士学术成果并不能达到要求。同时,博导可能只带几个学生,数量少,自然要招成绩优秀、科研能力强的学生,所以筛选流程比较严格,录取要求很高。例如在自己那一届同班的硕士共有7人,其中有5人选择考博,但最终只有她被录取。

“在大多数人眼里,‘博士’的头衔往往与精英、高薪、学霸等标签挂钩。但只有在读博士才知道,他们或许是所有社会群体中最焦虑的人。”

在考上博士研究生的第一年,李雪评价自己的生活还是不错的:除了日常上课,时常会和同学一起聚餐,不时还跟导师到各地去做课题研究。但好景不长,艰苦的学术生活随之而来:每天早上9点去实验室,晚上11点回寝室;高质量地发表SCI文章,必须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或至少有两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学术论文;屡屡修改的毕业论文,论点、论据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参考大量文献,有根有据,且没有创新很难通过……这些都让李雪感到十分“头疼”。

“相比之下,当时没读博的同学,反而因为更早就业积累了更多工作经验,其中有一些甚至已经买车买房了。”李雪说,对她而言,最大的压力还是对自己前途的迷茫。如今,很多同学都已经毕业,但自己还在学校,因为延期毕业,许多晚上她都躲在被子里哭。

前段时间,大连理工研三的一位男生在实验室用一根麻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年仅25岁。在遗书中,他写道,“我的痛苦,你从未感同身受……”“实验数据出错、延迟毕业、没有SCI论文,到底对硕士生和博士生来说意味着什么?我想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明白吧。”李雪说。

有人读博最长或达18年

博士不是数量上的“面子工程”

近日,一则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对该校52名超期博士研究生发出学籍预警的新闻登上了微博热搜,其所列名单显示,有人早在2002年就已入学,读博期限最长或已达到18年,这让人不禁有些瞠目结舌。

记者了解到,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硕博生清退已越来越普遍。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经有近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超过1300名硕博研究生,原因涉及“已超最长学习年限”“未报到入读”“申请退学”等多方面。

例如今年8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便发布对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的公示。从名单上的学号来看,这次被退学的很多同学读博时间已经达到15年;7月,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布《关于处理超过最长学习年限博士生学籍的通知》,因超过全日制博士(含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的59名博士生,对其学籍管理将作出分类处理……

而在此前,教育部便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落实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同时提到,要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

据悉,2019年,我国博士生的延期毕业率高达40%,其中接近一半延期的时间为一年,20%的延期时间为两年。

“国家在博士研究生计划管理中,积极支持严把质量关、博士研究生分流推出比例较大的培养单位。从字面上的意思来讲,就是教育机构对博士研究生的要求越高,越会得到教育部的支持。”对此,有专家表示,相比国内其他高校,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学位对社会人士更具诱惑性,因此教育部每年抽出800万元专项经费来抽检各大高校博士毕业生的论文,清华大学为了防止学术不端的行为,鼓励依据学位论文以及多元化的学术创新成果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不以学位论文作为唯一依据。

与此同时,教育部鼓励各大高校统一标准,加大博士生分流淘汰制度,让不能毕业成为常态认知。市场需求是高质量的高学历毕业生,而不是数量上的“面子工程”。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去考博

认知、热情、专注真的缺一不可

“我考博在上本科时就想好了,如果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考完博,我还准备读博士后。”小周是某驻济高校2017级毕业的研究生,学的是新闻传播类专业。自毕业那年起,他便和几个同班同学一起备战考博,曾报考山东大学等知名高校。“我目前在一家企业上班,想考博是因为对自己专业的热爱,想专注于这方面的研究,虽然还没有考上,但我会继续努力。今年准备得还行,应该能‘上岸’。”

小周告诉记者,据他了解,如今不论是学校刚毕业,还是社会上已参加工作的研究生,都有不少准备考博,除了对自己专业确实热爱外,其中不少是源于工作、生活的压力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待遇不错,薪资可喜,也可获得更多的机会。但真的每个人都适合考博吗?

“博士研究生在读博期间更专注于科学研究,相比本科和硕士,要求更持久的专注率,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考博。很多人没有科研基础,受身边人影响赶工读博士,没搞清楚自己是否真心热爱科研,后来才发现读博士并不是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所以放弃了。”在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颜梅看来,如果不喜欢科研而是迫于社会压力,或为了推迟就业而考,意义不大。

“在决定考博前,考生一定要对自己有一个定位和清晰的认识。即便要考博,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领域方向,只有真正热爱学科,对其有足够的兴趣和认知,才有可能在研究方向上取得成功。”

据颜梅介绍,目前高校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都有差别,很多高校目前都采取“审核制”录取博士研究生,即对其在硕士期间的成果进行审核并进行集中面试。“大多数博士生在读博期间都会进行科研或课题实践,压力肯定会有,但缺乏交流也是客观存在。如果真的对研究领域不感兴趣,可以申请更换课题或导师。”

据了解,如今在济南大学,每一位博导的博士生、硕士生数量总和不能超过12个人,不同研究方向的导师所带学生也有数量限制,这就很好地避免了导师没有时间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问题。此外,在选聘博导时,学校也会根据各方面条件进行综合考量。

而在今年9月,教育部也发文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指出培养单位要避免简单化地唯论文、唯科研经费确定博士生导师选聘条件。对于师生出现矛盾或其他不利于保持良好导学关系的情况,应本着保护师生双方权益的原则及时给予调解,必要时可解除指导关系,重新确定导师。在博士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环节出现严重问题的导师,还应视情况采取约谈、限招、停招、退出导师岗位等措施。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博士研究生都是四年制,这也是为了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搞科研,从而达到毕业要求。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学生存在延期毕业的问题,如果延期一年是可以理解的,大多是因在读博期间没有对自己的科研方向有足够的认知,毕业论文不‘过关’。”颜梅说,学术就是学术,与功利无关。如果你真的想做博士,就要做好扒几层皮、掉几把头发的准备。“博士本身不是一种炫耀,它实际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

Tigs: 济南教育局 / 济南大学 / 济南学生